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走路不再膝蓋痛



「教練,你一定要開這堂課!」學太極的學生,剛學完走路的方式,認真地跟我說.
「大家都覺得走路很簡單,怎會要學?」開過一次,人數不多,有點懶.
「可是都走錯啊!」學生走路腳跟會痛,要我教他,學完後,輕鬆不少.
想想也是,就當做善事吧.

正確走,就是學正確的走路方式,
我們一輩子都在走,走路痛苦,人生大半時間便痛苦
如果你走路腳底痛?筋膜炎?膝蓋痛?半月骨磨損?韌帶受傷?
通常不是鞋太薄,而是不正確的走路方式導致

來這邊,透過實驗,你將知道走路會痛的原因,
你會練習正確的走路方式,
我們會在旁指導與修正.

如果你看過很多教學影片,走路還是不舒服
歡迎你來學,方法簡單有效,一次解決走路痛的困擾.


PS:我在一次比賽意外中膝蓋受到嚴重傷害,

醫生說盡量不要動,不可能練武了.
我因此停滯了數年,但膝蓋不但沒好轉,連走路都一步一痛.
因此我恢復習武,並研究與調整走路方式.
現在走路不僅不會痛,而且步履更加輕快
連以前跑步脛骨痛的問題都消失了.
現在我用這方法改善了親友走路疼痛的困擾,

我想應該也可以解決你的困擾.
若你走路會痛(腳底,膝蓋,髖關節...),請與我聯繫時間.


費用:一堂500元(家教式教學,半小時~1小時,會了就好,不會就慢慢來)
時間:每週六下午14:30~15:30(請來電預約
,可另約時段
主辦:台中市合一武術保健教室
主講:周政宏教練 0930770700(同line ID)
   台中市北區體育會國武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北少林長拳武術推展協會教練
   多校武術社團教練
   ............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到時候,你要怪誰?



我集合學生到前面,
示範說明身體的位置移向哪裡,招式才能起作用。
幾個小學生在後面聊了起來,
我朝他們點名:
「小和尚,我剛剛講了什麼?知不知道

「...不知道」小和尚被叫到,嚇了一跳。
「不知道?如果坐著不專心就站著,到後面站著聽

這下全安靜下來了....

「番茄頭!我剛剛講了什麼?」
「...不知道
」在小和尚旁邊的番茄頭一臉擔心
「不知道就到後面站
「蕭索男!知不知道?」
 抿嘴搖頭,倒是很乾脆
「去站

「聰明相?」
 聰明相想了很久....搖頭
「去!」

聰明相一臉委屈,眼睛含淚:「蕭索男一直跟我講話~」

「他跟你講話,你可以離開。
 我教你的要領你不會,哪天遇上了沒辦法保護自己,
 到時要怪別人跟你講話,有用嗎?」

聰明相聽懂了,搖頭,眼淚一收就到後面站了。

學生上課,有時候會跟我抱怨:
「老師,他罵我

「老師,他對我搖屁股
「老師,他吐舌頭

「孩子,你可以不理他

 東西沒練到,是你的事不是他的,
 他不會為你負責


「那他咧?」好像沒有處罰到他不甘心,
「他東西沒練到是他的事,不是你的,你要為他負責嗎?」
「不要

「那就練好自己的東西


我班上跟久的孩子都學會不受環境影響的本事,我想這樣的孩子當他立定志向時一定可以心無旁鶩的往前進。


ps:
常當小隊長的哇哇叫問:「如果有人不會,小隊長可以下去教他嗎?」
「這要看情況,當隊上其他人都很認真時,才可以離開喔!」
....

我不是教小朋友自私,我是教小朋友為自己的結果負責,
再會找藉口,都不會改變結果的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先研究不傷身體,再講究效果


我很保護我的學生,為了比賽把學生操到受傷,對我來說是不道德的事。


"先研究不傷身體,再講究效果。"
這是五洲製藥的廣告詞,很俗,但的確有理。

我教武術,最注意三點:
一、不會運動傷害。(沒有這項,越認真越傷害)
二、促進身體健康。(年紀增長,會知道這才是一切)
三、具有防身效果。

常看有人練太極,練柔道,練跆拳,打籃球....傷了膝蓋或脊椎,
總要修養半天,再回去練,又傷、再休養...
看起來很熱血,但最後就是放棄,
練武術不懂得如何養護身體,不但白忙一場,還得不償失。


85年的區運賽,因為對手於暫停時間的蓄意犯規,造成我膝蓋嚴重受傷。

西醫說停止練習不能動,連走路都要避免,就停止練習不敢動。
看中醫,中醫針灸之餘說要舉小腿鍛鍊四頭肌,就舉小腿。
結果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從盼望能回去比賽,變成盼望可以正常走路爬樓梯。
這之間看過許多中西醫,一致的答案就是"你這輩子就是這樣了"。


不服氣,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開始恢復練長拳,也以自身做研究,從一走就痛,到能慢慢下蹲,到能跑能踢。(這有賴於長拳的架式非常符合人體力學,對於端正骨格、活絡筋膜很有幫助。)

若你問我,為了比賽而受傷值得嗎?想到那段舉步維艱、充滿絕望的數年,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很保護我的學生,常用許多的案例跟學生分享,來告訴他們受傷的原因是什麼,怎麼練才不會受傷,姿勢該怎麼調整,那些動作對舊傷很有幫助...

整體來說,造成運動傷害的原因,不外乎是姿勢錯誤,及施力錯誤導致。

很多醫生會告訴你要鍛鍊肌力,不可否認肌力很重要,但我看過太多肌力強的人膝蓋等等...受傷,別說練拳連行走都有困難。


因此學習本門長拳,從馬步開始,就一直在建立端正的骨架和學習正確的施力。(準確來說,從熱身就開始了)
如此,不但不會造成傷害,而且同時達成健身、養身與防身的功能。
不論老小都適合,
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想法,歡迎一起來練習。


註1:

如果你喜歡武術,首先要學的就是不要受傷,因為一受傷就是長期缺席.
而這些保護自己不會受傷的運動方式,在傳武中,就是養身最基本功能。
不會養身,武術之路終究不長久。

養身的功夫通了,身體運作方式順暢了,武術自然就容易上手

有人喜歡將養身和習武分開,我個人覺得是可惜了。
他其實是在同一條路上的。

比起台中出火車站順著中正路直走會接著中港路,
更像佛教的戒定慧,是在同條路上互相搭理,密不可分。

註2:這是另一個姿勢錯誤導致手腕痛的例子




日常開課資訊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別減肥阿,會變胖的

有些人來練拳,是為了減肥,
我都告訴他們,「別減肥阿,會變胖的」

很多人為了減肥,為了那一兩公斤,這不吃那不喝,弄得自己要嘛緊張兮兮,要嘛病懨懨,
然後爆掉崩潰,索性大吃大喝一堆,瞬間通通肥回來,還過載。
也有人大吃減肥藥,弄得自己身體問題一堆,得不償失,最後還是放棄。

把目標放在減肥,一開始就注定失敗。

道理很簡單,當目標放在肥上,就一天到晚計較今天還差幾公斤。
達標,鬆口氣,就想吃兩口放縱一下,然後不是肥回來就是壓抑的半死。
不達標就沮喪,認為自己連這點事都做不好。
不管達不達標,日子都難過,難過的日子誰捱的住長久呢?
當然減不了肥。

你會說:「阿,你不懂減肥人的心聲啦」
我說:「錯,是你不懂怎樣才能真正減肥」
心態錯就是起步的方向錯,

體重計可不是地球儀,往北走是不會到高雄的.

「怎減?」
「就是不要減!」
「XXOOO」
「沒聽錯,就是不要減,是要健康」

人體若是健康,自然會將不好及多餘的廢物排出體外,自然就減肥。
反之,若為了減肥,做不正常過度的舉動,除了敗壞健康,迅速復胖外,還能有什麼?

想想看,把目標放在健康上,
吃的是健康,動的是健康,睡的是健康,
找一個喜歡的運動,
心情是往上看,天天都快樂,自然就會持續下去,不瘦才奇怪。

練武跟減肥是一樣的。

我的學生蹲腰馬,給自己一個期限內要蹲到三分鐘,
每次到兩分鐘,兩腿就抖抖抖,2分30秒就放棄,
遲遲無法突破,
很明顯,這是給自己過度目標的恐懼。
心理壓力,對極痠痛的印記,導致即使已經有足夠的肌力了還是無法達標。
無法達標就算了,還會對馬步產生恐懼,使的一蹲就變形。

我常要學生放輕鬆蹲,放輕鬆蹲。
但有些學生就會覺得似乎這樣就沒練到,
傻孩子,相反的,這樣才是練到,
真正練到了,你會覺得輕鬆,而不是沉重,
代表你是用的是全身,而不是用局部力量,
代表你動作&力量順暢,沒有糾結卡位。

練拳要方向,不要目標,
要覺察享受,不要控制。

眼睛看的地方,就是你去的方向。
人生很美好,把焦點放在美好的事情上。

外界的事情或許不是我們可以控制,但我們可以擺在自己身上。
享受一天比一天更新的感覺,
歡迎你來享受練拳的感覺。


延伸閱讀:
就只是快樂而已
坐馬如虎蹲

參考資料:
不健康也瘦不了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武術、療癒與靜心內觀

有次機會,拿靶給練鶴拳的老先生試勁,
右手果真如鞭,抽擊有勁.左手就差天差地了
我到他正面看看他,確認一下說:你脊椎不正,對不對?
他嘆口氣,活動活動左肩說:是阿,左邊老是痠痛,綁著耶。

我略略跟他講述一下長拳肌肉放鬆原理,
提醒他,不矯正,別說功夫練不上去了,連健康都會出問題。

矯正骨架,透過醫師是有需要的,
但要真的復原,還是得改正錯誤的施力慣性。
否則,醫師矯正完,很快就又回去了。
而要矯正慣性施力,必需先能察覺到正確施力
的感覺是什麼。

有個功法叫蝡脊功,他初步的功效是讓脊椎關節重新定位。
常有學生練這功法時問:頸部、肩、背....練不太到耶
那些部位通常是因為受傷、走位等原因而僵住,
因為僵住了,所以感覺不太到,一旦感覺不到就無法控制,當然就無法改善

這時候需要的不是強要肌肉硬幹,
而是放緩呼吸、靜心觀察,觀察是哪裡緊繃?連結到哪裡?
然後來把專注力貼在那裏,耐心等待
慢慢的,會發現糾結的地方居然釋放開來

有趣的是,此時有時內心會浮現陳年往事,或傷或悲或恐或怒,各個不同
但同樣的是,那瞬間,心靈會獲得平靜與紓解

心與身的關聯一直存在,即使你不承認他,他還是持續影響你

靜心的效果影響的不只是健康,
如前所說,在武術防身上的練習一樣深遠。
心若是緊繃,肌肉也會緊繃,
心越能平靜,肌肉
就越能放鬆,
肌肉越放鬆,能釋放的能量就越大,
身心向來不二。

多年前去過內觀中心參加了十二天的閉關打坐,
才查覺到原來身體有這麼多地方是下意識的緊繃。
當因疼痛不堪,腦中下令放鬆那塊緊繃的肌肉時,
另一條肌肉疾如閃電取而代之的加倍緊繃疼痛了起來,像被電到一樣
腦中任何的作意都不對,都使痛苦加劇,
唯一能做的就是細細內觀了
然後會知道,觀察重於控制

這樣的經驗移植到武術上,帶給我很大的快樂與進展
透過細細的觀察,逐漸察覺與打開僵硬的結,釋放原屬自然的能量
觀察著能量的流轉,不管防身也好,調息健身也好,都會讓人覺得不斷地提升成長與感恩

有學生問我,為何有人會一直練拳下去?
好問題,
我想練拳的人,有人想能打,有人想健康,
打,等年紀大了,有一天會沒法打,那為何還要練呢?
健康,許多人健健康康,那為何還要繼續呢?
我想應該是在習武過程中,
逐漸感受到合一的樂趣後,
取代了打和健康,成為主要目的了,
這一玩,就會玩上一輩子

Ps:習武者通常會練習呼吸,因為透過一次一次的深層呼吸,身體會微調進入最輕鬆的姿態,心思也會靜定安適。
同樣的當身體進入最輕鬆的姿態,此時呼吸也會最順暢。
Ps:輕鬆並非指身型鬆垮,實際上鬆垮並不會輕鬆,你可以試試維持身體垮掉的姿勢多久不動就知道了。
身體要輕鬆骨架必須正確,如此肌肉不必用多餘的力量來支撐身體,身體才會輕鬆。

恩,或許應該開個時段,讓有興趣的人一起來靜坐....

相關閱讀: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天氣轉涼,手腳冰冷?-能量伸展團班

-能量伸展團班-

瘦.結實.年輕.健康去病痛

下午茶時間,教練到府授課



讓你感受能量的運轉,排除身體的堵塞,享受細胞活化的快樂

主辦單位:台中市北區體育會國武術委員會
適合對象:70歲以下
練習時間:每週一~二堂,每堂50min(每週兩堂,效果保證)
上課地點:
1.入班上課 2.到府開班
教練:周政宏教練
課程中單一脊椎功法約(3分鐘)前後站姿差異
聯繫電話:
0930770700(同LineID)
費用:
入班-請點入連結

團班-400/人堂 4人開班(家教班2000元/1.5小時)
公益團體可以來電另談費用

教練時段有限,請盡早安排.
若人數不足,亦可加入現有本會現開課程,請參閱下方日常開課連結.

內容說明:
少林健身,太極養氣
結合少林與太極的基本功
讓健身養氣相輔相成,效果更加迅速且直接

1.氣血通暢,手腳溫暖,不再畏寒感冒
2.體態年輕,消水去脂,不再腰酸背痛
3.腰腿有力,步履輕健,不再膝蓋疼痛

*本班研習內容已併入筋膜班*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日月當中 天鷹攝目

「當你看著書,要意識到是光把這些字帶給你的。光線從書本上折射,通過你眼睛的鏡面成像,然後刺激眼睛後方的細胞。這些細胞把光線轉變成神經訊號,送到腦部後方。說你在讀書本上的文字並不準確。你在讀書的時候,大腦同時在處理後方視覺皮質的訊號。閱讀不是發生在體外,他發生在你體內

真是精準漂亮的一段文字,因為真實所以令人毛髮微張,
前焦點後焦距,西方的解剖和東方的內觀竟然如此接近

吐息而納,習武、修行,真的是回到自己而已

眼如天鷹攝目:
天地寬遠盡入眼底、螻蟻細縷皆在察中。


相關閱讀: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不要當強者,正義使者,也不要當助人者

圖來自電影"奇異博士"


「為何要學武?」

學生回答:「要變強」

是阿,學武就是要強,不是嗎?
所以要當強者,就得找個弱者,否則怎證明自己是強者呢?
然後就會出現一堆屁孩,到處挑釁,找別人麻煩,
「來啊來啊」,無非想證明自己很強,最後不是進醫院便是進法院,
所以,別老把強掛在口頭上.

「可以執行正義」

什麼是正義呢?
所謂正義,不過就是你認為正確的那一方罷了。
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或自己人是對的),所以不同的就是錯的。
一淪落到對錯,沒有探討,只有碉堡壁壘和互相攻擊摧殘而已。
人生趣味喪失一大半,
人生好玩的東西太多,把時間花在惡鬥上不如用在探索上。

「可以幫助別人」

古云:助人為快樂之本。
這句話沒錯,
不過常常會形成: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當一個人把自己設定成高高在上的助人者,
那麼,為了彰顯價值,他人就得扮演低低在下的「被助者」
好讓我很辛苦的把你拉起來才行。
「什麼?你要自己站起來?不行不行?怎麼可以呢?」
不好意思,為了讓我符合助人者的角色,只好先把你踩下去,再來拉你了,踩踩踩!

不要當強者,那只會惹麻煩;
不要以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因為那僅表示你的偏見;
不要當助人者,那只會弱化他人。

練拳時,我總要你們做好自己,不要管正在搗蛋的人。
因為,當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時,世界就恢復正常,
一個人搗蛋,就是一個人亂,一個搗蛋者,
另一個下去管,加了一個正義使者,就是兩個人亂,
如果再加上一堆助人者,越多人管就是越多人亂....
這只凸顯了搗蛋的價值,對世界沒有幫助。
讓搗蛋的人自討沒趣,然後自己沉澱是最好的事。
(放心,他不沉澱,老師會給他沉澱的機會)

不要當強者,不要當正義者,不要當助人者,不要扮演任何角色,
要當的,只有自己而已。
武術是一個有趣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管道,
讓你專注在當下,張開眼睛看世界,這世界比你以為的寬廣許多,
然後做讓自己有趣味,有價值,應該做的事。
需要協助,那麼接受協助,
可以幫助,那麼伸出幫助的就只是當下,
做完,拍拍手,三輪體空,一切就阿彌陀佛+阿門了

備註1:
我們要強,是透過學習與反省而變強,不是以找人麻煩來證明自己是強者。
我們要堅持對的,但不要以正義使者自居,尤其不要靠指責別人來證明自己。
我們要助人,但不要以助人者自居,尤其不要以助人為名而行控制之實。

備註2:
哈,教拳時其實不會講這麼多,怕孩子聽不懂誤會啊
通常都是回覆
「強者是不欺負人的喔,知道嗎?」
「很好,但別變成只有義氣沒有正義喔,知道嗎?」
「要幫助別人前先了解別人需要什麼幫助喔,知道嗎?」
當學生回答「知道」時,希望他們能逐漸了解後面的意思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學生有時就需要冬眠

激動的穿山甲打起拳來總是興奮激動的把身體扭曲成一團,
極度的亢奮把他束縛在自己的緊繃中,
肩膀緊縮,手腳打結,常常跺腳,身體十分的不協調
激動也使他失去對話與理解力,
要他後腳提起,提的永遠是前腳,
要他往前跨步,常常是往後踏步,
要他前踢,來的卻是側踢,
好吧...那就側踢吧,來的居然是前踢!!?

這個情況,幾年了吧,
每次上課對穿山甲花的心力多,但狀況來來回回,改善的幅度總是緩慢

昨天暖身時,我指著鏡子裡的他,要他把聳起的右肩放下,
原沒指望會改變的,因為這樣的要求每堂課都有,每堂課都無效
這次穿山甲的眼睛似乎看到了什麼,
然後放了肩膀,起身拉了拉衣襟,
從那霎那起,整堂課他的學習狀況似乎換了一個人,
不再僵硬,要他跨步,遲疑了一下,跨出去了,
要他伸腿踢擊,居然有模有樣,
雖然還不及其他學生順暢,但已經向前邁進一大步,眼睛清明許多

憂鬱的長頸鹿,姿勢彎腰駝背,頭前伸
骨架不對,功夫一定練不到家,
我老要求他回家練虎式伸展」,
天知道我要他們做這個動作要求多久了,每回看他都一樣
問他,總回答沒時間
「一輪虎式伸展三五分鐘,怎會沒時間?」我氣得火都快冒出來了
暑假過後,長頸鹿整個架式改觀,神情也開朗許多
我好奇問他,回答每天都做虎式一到三輪」,
僅僅一個月的進步十分明顯

有些學生就像熊,總是要冬眠,
一直要等到春雷乍響才會醒來,
只是我們永遠不知這春雷何時才會響,
只能不斷的給予機會嘗試和等待而已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北少林長拳要領



練好長拳和其他運動一樣,要注意三個要領:身體結構、勁力養成和整體運作方式。

對長拳來說,好的結構,能使身體各部位串連起來,協同運作,因此身體能承接與發出更大的力量。
而當力量沿著結構串連一氣,就形成了勁線。
當形成勁線後,身體起落有根,了解身體運作模式後,自然就運行無阻,暢快淋漓。

簡單來說:
1正確的結構不但可以避免傷害,還且還提供良好的力量基礎。
2在正確結構下,透過撐拔,可以很清楚的將手腳力量連成一氣,形成勁線,不論攻守都可以輕易發揮出意料之外的效果。
3在勁線清楚下,透過丹田運轉、稍領根催,使的招招勁力相生,相連不絕。

希望學生依序練拳,自然有成。
如果急於練功,只會養成錯誤習慣,不僅練不上去,還會造成運動傷害。
眼下熱血澎拜,日後狀況百出,先易後難,智者不取。
不如如雪山獅子,一步一印,走到哪邊,成就就到哪邊。

常見弊端:

1初入手時急於用力打拳
努力、用力、認真練拳,都必須植基於正確的結構上,
否則短期威風凜凜,長期則傷痕累累。
所有的運動都是如此,游泳、跑步、打球...,只要姿勢不正確就是在累積運動傷害。
因此焦點放在力量大小上,不如放在結構對否上。
等結構對了,順著結構加強力量,才是聰明的選擇。

2前招未對又學後招
一個動作要做對,是由三個"對"組合而成。一起始對、二過程對、三結尾對。
起始錯,後續動作就不太可能做對。
而前一招的結尾又是後一招的開始。所以前一招沒做對,後一招很難正確了。
因此至少檢視前一招結尾的結構,對下一招會有決定性的影響。

3不明動作目的
不明動作目的,就不知如何做才是有效。既無從檢視、驗證、也無從改進。
在沒有檢視下,所有的自我要求都可能是在錯誤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這是最可惜的事了。

學生初學興致勃勃,多數不耐結構成型,稀哩呼嚕的學習,這是自然。
教練宜先顧及興趣,再引導對結構的好奇與興致,才能引導學生入門。
一味教花架子,或只顧教學步驟忽略學生需求,都不是好的做法。

-----------------------------------


這三個步驟各自的要領是:

一、結構安身

長拳八勢:
坐如虎蹲:領懸折胯、落地如釘、鐵脊頂天撐地;
進如拔天撐地、退如伏虎欲撲;
立如寒雞豎翎、盤似雙龍搶珠;
三尖相照如船首、湧泉扣爪提膝、胯深似海;



二、撐拔練勁

沉肩貼肘、拉胯坐虎、往返需折胯
指展根催、力如撕帛、頂天碾黃泉
進頭領身、退尾先行拳舒一線
首領安肩、至尾、招意為先行


三、運行總綱:

頂懸落胯、運轉如熊拳眼相隨
尾貂鳳眼、龍脊活胛、由緩而疾
順脊溜臀、腳盪踢八垓;
身如懸鉛、彈抖隨勢發
不鼓不憋、呼吸沉浮、沉束身,入劍骨
升踩推降,氣過丹田

若能依照結構、勁線、運行三步驟入手
初步較慢,但會越學越快,身體運轉越順,會感受到身體輕盈,力量充沛,
整個人會非常順暢舒服,既防身也養生

如果蠟等躁進,結構沒有先做對,勁線不出,運轉就會行於焦躁,氣喘吁吁。
初學還好,越學到後來越覺得學不來、跟不上,最後還是要回到基礎重新來過。




延伸閱讀:

課程資訊在官方line:https://lin.ee/OFqVPSr





=================================
以下雜記:
比較八卦掌訣:
順項提頂,溜臀收肛。鬆肩沉肘,實腹暢胸。
滾鑽爭裹,奇正相生。龍形猴相,虎坐鷹翻。
擰旋走轉,蹬腳摩脛。曲腿蹚泥,足心涵空。
起平落扣,連環縱橫。腰如軸立,手似輪行。
指分掌凹,擺肱平肩。樁如山嶽,步似水中。
火上水下,水重火輕。意如飄旗,又似點燈。
腹乃氣根,氣似雲行。意動生慧,氣行百孔。
展放收緊,動靜圓撐。神氣意力,合一集中。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

十三勢歌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際。
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周身不少滯。
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
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
入門引路須口授,工夫無息法自修。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
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遺。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遺嘆惜。

-----------------------------------------------

陳明倫大師拳訣:身鬆馬輕手軟


看出來了嗎? 有趣吧
=======================================

放長擊遠,不是指攻擊距離,而是指放勁狀態

練則撐筋拔骨(以筋膜來說就是舒張),
打則意清馬輕三不顧

提踩以正骨,縮展以用筋

氣韻總結
頭正領懸、眼觀鼻、鼻觀心頸脊順暢、胸腹盡皆舒坦
胯深似海、下盤準如山一線
神清氣爽氣息流暢鬆放
落步如印、起落皆成串。
眼如天鷹攝目如蒼樹延根、走似虎爪扣地;
穩定中軸,力透四稍、用意不用力。

ps:古云:鬆身入骨,其實是反過來的,是入骨身鬆,如木偶穿線
ps:垂直沉入
ps:最遠的距離是圓。最長的線是螺旋。
ps:出拳如扔石,走膛線曲就直,蓄而發
 納如水絞龍,用骨不用肉
 剛則入堂當門破,柔則廝磨盡順人,意遠而返
Ps:身波出拳,波在自己身上,勁道長而不絕而透,是因為著眼於根,卡住就是因為拉不夠,未到盡頭就迴轉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從長拳談放鬆-神經篇

學生狐疑:放鬆打拳阿不就軟綿綿,這樣打拳有用嗎?
想起以前,也有學生問:放鬆過生活,這樣有鬥志嗎?

一般我們的動作是透過兩種神經系統
一是有意識的,由前腦皮質送出指令,走皮質脊髓路徑,決定我們的動作
二是無意識的,由同哺乳或爬蟲的皮質或小腦送出,走椎體外路徑,管理動作協調肌肉的部分

所謂有無意識差別最明顯的就是"腦中的聲音"
從出拳到拿筆寫字,腦中都會有個聲音下達命令,也就是這些動作都經過語言區的運作
而呼吸心跳,動作協調,腦中並無聲音指揮,直接由小腦...處理,也就是無意識的動作

而語言區的運作速度慢,遠比不上小腦的反射速度
所以當練拳時,我們告訴自己或暗示自己要"用力打...."時,
就介入了原本小腦管控的部分,
肩膀,手臂...肌肉開始緊繃
打起拳來僵硬,身體不協調,效果出不來事小
因僵硬造成的肌肉互相牽扯,容易受傷事大

所以該做的事是讓大腦各司其職,
顯意識就負責下指令(用意),
其他就交給潛意識處理(不用力),
這才是最完美的搭配

因此出拳出劍軌跡不對,便放鬆,按照要領慢慢做,將軌跡養熟,
軌跡養熟後,便專注於打擊或防守目標,讓身體自然運作
這就是前人說的,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決不是傻練

ps:所謂拳打三不知(挨打的,打人的,旁觀的都不知怎打得)
也和這有關,跳過語言區,所以顯意識無法了解發生什麼事
通常要事後慢慢回想才知


2016/10/20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他先出手的

聽小孩說兩個人課前打架了,我端詳了一下,泡菜背頸紅紅的,鹹菜手紅紅的,
不過看樣子沒有傷筋動骨,應該還好,下課再處理好了。
學生看我不急著處理很奇怪,直說「他們打架耶,打架耶」
沒有關係的,打架也是一種經驗,不必抹煞,重要的是從這裡面學到什麼。

下課時間,我約兩個人過來,問問狀況,
兩人氣憤填膺,各說各話的一陣,總算弄清楚狀況:
泡菜在玩球,球滾到一邊去,被鹹菜撿到,
鹹菜跟朋友傳來傳去,不還給泡菜
泡菜一生氣,一腳踢了過去,
兩人就扭打起來了。


問清楚,我要鹹菜泡菜道歉,
鹹菜和他同學大為不服「為什麼?是泡菜先打的」
我說:「這事的起因是什麼?是否是你先搶他的球?」
鹹菜朋友說:「球又不是他的」
怎麼讓孩子知道,人和人能和睦相處不是因為法,而是因為情理?
「沒錯,如果今天你在打球,球滾走了,被別人撿去玩,你會不會生氣?」
鹹菜默默不語,我等著他的回應,
然後點點頭。

「這就是了,我們在做事時,如果可以想想別人會有何感覺,是不是可以避免很多衝突?」

對於衝突,我看得從來不是誰打誰,
而是誰引發。

武以止戈,習武之人容易嗅到戰爭的開始,因此更有能力去遏止爭端的蔓延,
這責任習武者不承擔,那要由誰承擔呢?


2017/03/06

從長拳談初步放鬆-肌肉篇



望遠鏡皺眉吁口氣,把靶還給我,
我笑著說:很痛喔,力量灌進去了喔?
望遠鏡點點頭。
彆扭羊高興地說:真的耶,放鬆威力真的比較大耶。
彆扭羊是國中女生,剛練十路潭腿,
望遠鏡剛上大一,打拳很認真就是太用力,讓他們拿靶互擊看看。

練習長拳需講放鬆,自古行拳,便有用骨不用肉之說。
很多人會質疑放鬆軟趴趴的怎麼攻防?
其實放鬆最主要的目的是在解除僵硬,
不論練任何武術,即使是拳擊,都會同意:
僵硬是最糟糕的身體狀態,出拳無力,防守停滯,氣喘吁吁,多數的力量會卡在僵硬之處。
放鬆的目的是要讓身體返回自然狀態,

例如:現在可能坐著的讀者,可以觀察一下身體,有沒有哪邊肌肉緊張僵硬?
我相信或多或少都有,
當你感覺到時,試圖將他放鬆(相信不少人在觀察到時就直接放鬆了)
這時你身體所呈現的姿勢,和長拳要求的姿勢是相當接近的,
頸部舒服,背部順暢,胸腹舒坦,
這樣的姿勢在傳達力量時最為暢達,
可以讓身體長期運作而不覺得疲倦。

以身體結構來說,深層肌肉是用來支撐身體,比較難以意識控制。
淺層肌肉是用來運動肢體,容易以意識控制。
當姿勢不正確,深層肌肉的支撐不足,便會用到淺層肌肉來支撐,
這就會導致深層肌肉因為失去作用而萎縮,
淺層肌肉僵硬而使動作不順。

而放鬆初步的目的便是:
解除掉淺層肌肉的僵硬,讓他回到原有的運動功能,

讓深層肌肉恢復原有的支撐作用。
這些說來容易,但要做到卻大不易,
因為必須面對積習已久,自以為這就是自然的肌肉狀態,
更進一步還須面對心理因素的調整,這會更加困難。
王建民傷後一直未能恢復原有水準,心理因素占了大部分。

雖然困難,但卻十分值得,隨著一層一層的放鬆,
脊椎骨盤逐漸的歸位,身體越來越健康。
舉手投足,出拳踢腿,沒有了僵硬結抗的束縛,更輕鬆而更具效果,
這都會讓你感到身心進入一種更新的狀態,充滿愉悅與滿足。

長拳源於戰爭,從殺伐進,而終於和諧,
有什麼比這更有趣的呢?

ps:運用深層肌肉動作, 這是下一階段的樂趣了。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看過醫生後又痠痛...

上次看到電視上一位物理治療師所提,解決身體疼酸痛的三個步驟(隨意轉的,忘了哪台以及是誰,真是抱歉),覺得很有道理,跟各位分享:
1預防:平日姿勢要正確,施力方式要正確,身體才不會出問題
2治療:身體痛了,找醫生看看是哪裡出問題,處理一下
3訓練:把正確的姿勢和施力方式養成習慣,免的一直找醫生

我記得節目中,醫生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
預防跟訓練做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把訓練做好了,其實也做好預防了

人體主要骨架關節:脊椎(頸,胸,腰椎),骨盤,膝關節,踝關節,肩膀,肘腕關節
一般人腰酸背痛,髖關節痛,膝蓋痛,脖子僵硬,走路痛,起立坐下痛,呼吸不順.....
幾乎都和這些關節不對位有關
而所有的不對勁最後都會扯上脊椎

找醫生(推拿師,接骨師...)是需要的,他能迅速幫你舒筋正骨,鬆口氣
但是,很多人的經驗是,
剛出醫生門口,卡的一聲,阿!剛剛矯正好的又回去了....
回去沒兩天又開始痠痛了...
有可能是這醫生不投緣(看病也要有醫生緣),
但最可能的狀態是長期習慣的錯誤姿勢把剛矯正的關節又拉回去了

這會讓人很沮喪,花了錢,花了時間,卻一直無法改善

其實真正要做的,除了就醫外,更重要的是醫療後的訓練
透過訓練,讓肌膜該強化的強化,舒張的舒張,讓慣於失衡的骨架重新找回平衡
這需要的不只是一點時間,畢竟是要改變壞習慣,但絕對值得

把姿勢做正確骨架拉好,體態也會年輕
(想想一個人彎腰駝背,脂肪累積在肚子上,跟抬頭挺胸肩寬臀窄的差距吧)
讓施力方式正確肌肉恢復彈性,就會充滿活力
(想想一個人爬樓梯就唉聲嘆氣,走路就膝蓋痛,跟昂首闊步輕鬆提物的差距吧)
整個人每天精神奕奕,生活基本上就愉快,信心十足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嗎?

我們針對想要讓自己更年輕健康的成年人,設計了一系列重建身體的運動
採用少林長拳自我調整筋骨的功法,和太極養氣的呼吸法
從黑髮到銀髮,只要你想,你就能幫你自己活得更年輕健康
點進去能量伸展運動內容說明,目前上課時間在此點入,也能安排老師過去教學喔



ps:這些武術經過古戰場的洗禮,
對於如何讓一個人,不論是老是少,都要能熬過長時征戰有獨到之處,詳見:傳武:防身與養身的合一
(你能想像一個人腰酸背痛的要戴著厚重盔甲揹著長槍上戰場奔馳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長拳中很多動作就是在矯正骨架鍛鍊筋膜)
而這些功法與近代的筋膜醫學,古老的瑜珈...有許多吻合之處,比起筋膜醫學更加完整,比起瑜珈更加務實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北少林長拳:防身與養生的合一

防身與養生,對於北少林長拳來說,
就像是二股繩的兩股互相纏繞強化。
我們可以比較二者的關係:

養生的要領
一、端正骨架避免受傷
二、正確施力:肌群活絡;
三、通暢氣血:放鬆身體。


防身的基礎
一、骨架端正:
結構穩固、支撐力強
二、正確施力:力大勁整、避免代償
氣血通暢:專注精神、意到氣到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
要防身更強,要從養生的要領來入手;
養生要更好,就從防身的角度來檢驗

從養生入手來看長拳

一、骨架端正,以承受更大負重,並避免受傷:
長拳源自古戰場,是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沉重的槍矛衝殺。
這需要端正的骨架來負荷盔甲及槍矛,
很多介紹如何搬起重物的影片一般
錯誤的姿勢對於脊椎的傷害很大
正確的姿勢和本門馬步相當類似
(圖來自影片擷取)
否則光在訓練時期脊椎、膝蓋就會壞光了,
更別提要在沙場上馳騁。
因此習長拳者勤蹲馬步,弓步...等等基本式,
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在端正骨架,以讓身體能承受大壓力而不會受傷。
骨架端正了,能上戰場,身體也少病痛。

二、正確施力,以在最省力下,產生最大力量

接觸戰一打少則半日長則數日,非單一肌群所能負荷。
因此將所需力量透過筋膜分散到全身,以減輕負擔。
因此長拳有很多活絡筋脈的作法,從鬆身,伸筋拔骨,一直到拳功...等都是,
目的在善用全身筋膜的聯繫,利用節節貫穿的過程,將力量完整從核心傳達出去
如此筋膜活絡了,揮舞兵器、出拳踢腳更輕鬆有力,身體也健康了。

至於三、氣血通暢
骨正筋順,氣自然容易通暢,身體運作更具效率,細節說明耗工,暫且略過。

這三點對於從前白髮蒼蒼還要上戰場的軍人來說,沒什麼會比練長拳更好的了。

從防身角度檢驗養生:

而要確認是否真能養生,也沒有比試勁更好的做法。
試勁中若身體不穩固,就是骨架不正確,關節遲早受損;
若力量傳達不順,就是肌肉有塞淤癥結,肌腱早晚扭傷。
透過檢驗,就會知道身體的運作是否正常
(筋骨本來互相影響這只是粗略概分而已)。

年輕的習武者對於傳武中涵蓋養生功能,十分不屑,認為侮辱了武術殿堂。
熱中養生者對於傳武中的打打殺殺,也同樣看不起,認為低落了武術境界。

而防身與養身本來孟焦不離,
習武不養身,渾身傷痛的身體如何習武?
養身不習武,試問如何判斷練法良否?
捨棄了一方面,另一方面都不會完整,
兩方兼顧,才會相得益彰,日進千里。


延伸閱讀:
練對?練錯?


備註1:基本上動作會受傷疼痛(走路跑步膝蓋痛,坐著腰椎痛)有兩因素
1.姿勢不正確
2.施力方式錯誤
講的就是骨架和筋肉的交互影響,
透過長拳的練習模式,調整姿勢,學習正確施力模式,
對保護及善用身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課題。

備註2:筋骨運作順否其實還跟個性有關
這也是練傳武的最後自然會走向修身養性的方向,
不過離題太遠,層次不同,就不在此談了。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孩子,你需要的是靜一靜


我不管是小一男生,常常兩手緊摳著我說「我不管,我就是要...不然....」:

我不管想當隊長,沒選上,開始鬧了「我不管,我就是要當隊長」邊吵邊拳打腳踢
「你想當隊長,對不對?」我不管憤怒的點頭
「沒選上隊長,很生氣,對不對?」持續點頭
「我們要不要一起想想怎樣的人會當上隊長?下次就選上啦」
「我不管,我不管,不然我不練....」...瞬間進入一切我不管境界

分小隊,我不管要在甲隊不要在乙隊,摳著我吵「我不管,我就是要在甲隊」
「我知道你想被選入甲隊,但也要隊長有選你阿...要不要好好表現一下,讓大家下次都想選你?」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我就是要...,不然我不練....」

不守秩序,被隊長吼,一樣摳著我「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一邊踢打
「不是想要想贏?要聽隊長的話,這樣你們這隊才會贏阿」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要練了」

我不管上課幾乎就是在「我不管,我不管,不然我不練....」張牙舞爪中度過

同理心無效,更別說講道理
剛開始會生氣吼他,怎麼這麼沒規矩
後來覺得實在很像耍賴的小狗,纏著褲管撕咬,不給你做任何事,

這些孩子要的其實是更多的注意與重視,只是他不知如何獲得
因此會藉由許多破壞來獵取

當然不可能破壞規則順他,但即使是斥責,對他而言都是意味著"成功取得關注"
長期來看不會有任何幫助,
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忽略他的吵鬧,我會要他到旁邊靜一靜,再找機會談談
讓他知道只吵鬧而不對談,是連關注都獲得不了的
想獲得關注與尊重,必須拿出正向行為來才行(好好出拳,踢腿,舉手提問發言...)

這樣的孩子在我其他班上也有,
有的家長會直接將孩子帶走,有的會要求待在原地或請孩子來問能否繼續加入
直接將孩子帶走的很可惜,因為孩子該學的功課學不到
而後者長期下來,孩子逐漸改變,
因為他清楚,在我的武術道場中,
無理吵鬧是沒有作用的(不只我,就算是學生都不受吵鬧者影響),
只有認真才會獲得關注與尊重.

然後就覺得很有精神


機器戰警大笑:「怎麼可能!!」
「哈哈,對吼,很難想像吧!」我剛聽到也覺得不可能
我剛跟戰警媽分享哇哇叫的事情:
哇哇叫最近告訴我,他覺得累的時候,就練頂懸調息,然後就覺得很有精神....」
「超難想像那個哇哇叫,怎麼可能!!」機器戰警一臉不可思議
媽跟哇哇叫不熟,一臉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笑

哇哇叫是個很聰明活潑的女孩,分貝高,肢體動作又多,是個活跳跳的女孩
有她在整堂課就充滿炸開了的笑聲
很難想像這樣噗噗跳的女孩會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站著吐息
爸說:自從她來練以後,穩定很多

哇哇叫是從習武中,逐漸改變的一個女孩子

睡虎,是另一個,睡虎看起來老是睡眼惺忪,阿嬤說他「他散散的,攏不認真...」
我跟阿嬤說,「因為他散散的,出手出拳放的鬆,力道反而大,睡虎會慢慢收心...」要阿嬤放心.
近來睡虎學拳,對於招式要領掌握得越來越快,明顯是懂得要留上心了,
這很好,孩子願意投入,就會改變的.

書生校慶演練完下台時,我跟書生媽聊了一下,
書生媽說:「書生來練拳很值得!!」
「喔?」書生一直乖乖的,知書達禮,看不出解決了什麼大問題
書生學武前非常封閉,不和人來往,練拳後整個人開朗多了!」
喔喔,原來阿,書生剛開始來靜靜的,我想應該是不熟吧,最近話很多,還要被我吼兩句才安靜,哈哈,真是每個家長擔心的都不一樣.

這些孩子的改變都有些共同點:
1.喜歡武術
2.願意為武術花時間
3.父母親的耐心與支持

我一向希望孩子能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這會好玩,但不代表會輕鬆,尤其是武術,充滿自我挑戰
這時很需要父母的鼓勵與支持

這些家長的支持是一種純粹的支持,
是支持孩子專注於他們的興趣的支持,不帶條件的支持
然後有天發現這樹苗發芽了,而且根枝強勁的長在大地上
一切該有的元素都有了(聰明,健康,開朗,樂觀,專注,沉著,穩定...),
會覺得一切都值得的.


日常開課連結:http://tobeonekf.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2.html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傳武的防身觀-當對方拿著刀威脅你時....

長拳來自於戰爭,人在戰場上最重要的就是活下來,也就是防身。
防身訓練以保護生命,脫離險境為目的,包括反擊也是以這個原則為主。互毆致勝並不符合防身的目的。

以下是陷入危險時的5個基本保命原則:

1防身時遇到最危險的狀況不是對方持刀,而是不知道對方持刀。
 因此拳架要能保持距離應對,避免在不清楚狀況下貼身纏鬥,這是第一關。
當發現對方持刀,要保護的部位不是頭顱,而是軀幹。
 因為頭顱有厚硬的頭骨保護,相對安全。所以持匕首真的要殺人的話,會以軀幹為主要目標。
 格鬥訓練中,以雙手護頭,腹部練抗打的習慣,在防身中無疑是危險的。這次國中生的慘劇,致命傷都在軀幹,可見一般。
3以衣服外套包住手臂進行防守
 不要再聽信拿書包格擋了,拜託!
 手拿書包格檔,還不如空手格檔。因為書包的重量不但會降低防守的靈活性,加上對方直覺上會一手抓住書包拉扯,使你的肩頸要害全露出來,不用兩秒就中刀,這我每次在講座中都會演練,沒有一次例外。
 空手劃傷最多殘廢,肩頸中刀是會沒命的。
4大叫
 如果四周有人,大喊"有人拿刀、快來幫忙",會使對方心生警惕,注意力轉移到四週人群,猶豫是否繼續攻擊,甚至因此退卻都有可能。
5反擊
 面對真的蓄意攻擊的刀械,除非能脫離險境,否則反擊是必須的。千萬不要以為防守就能帶來和平,施暴者只有在意識到自己也遭受危險時才會停止。
 第一擊就要針對要害做強力反擊,讓他失去行動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針對下襠做踢擊,千萬不要猶豫,因為你不是在醫院和法院之間做選擇,而是在殯儀館前徘徊。也不要玩消耗戰,因為你消耗不過刀。
 對了,有書包不要拿來阻擋,要拿來甩擊,殺傷力不強,但可以使對方瞬間失衡而減緩攻擊,增加逃跑的機會。

上述5點,真的重要,請牢記,不要再發生慘劇了。

另外,以防身而言,還有很多值得練習的部分,例如:
如何切入對方攻擊死角?如何脫離險境?如何使對方難以追擊?
如何扛住體格優勢者的砸擊與推擠?如何從包圍群中離開?...
我真的建議找適合的武術教練好好學習。

--------------

長拳來自戰爭或族群械鬥的拳種,考慮的是在面對的是兵器、多人混戰時,如何活下來


例如:招式上考量對方持械、一對多;兵器招式多考量對應不同種兵器;徒手練習容易銜接兵器訓練摔打一體、更重視保護肚子....

以保護肚子來說,一般空手格鬥,肚子挨一拳比不上頭部被重創,因此要保護的是頭;
而在面對對方持械時,
頭部挨一刀的危險性遠比不上腹部被刺入,
因為頭有全身最硬的頭骨保護,沒有三兩三,頂多是皮肉傷
但若捅向柔軟的腹部,狀況會完全不同,傷者很快喪失行動力,接下來非常容易因為細菌感染而死亡

"架"這個動作在傳武中很常見,
只要做的正確小孩也可以擋住大人的下砍,
但這動作在徒手格鬥中是很少見的。
這些動作不見得適合格鬥賽事(就像以徒手設計的招式,也不適合面對兵刃),卻很適合保護自己生命安全。

我曾在防身講座中,讓未曾學過武術的來賓,分別擺出傳武的架式和常見的格鬥架式
面對一樣未學武的持刀攻擊者,
當以格鬥架式對付時,三秒之內要害中刀,
而用傳武架式時,卻可以維持30秒以上的生命安全
(30秒的原因是我喊卡,因為我得繼續上課)
同樣是沒學過武術的人,只因為架式不同結果就不同

現在社會混亂,隨機殺人的,講兩句就砍人的比比皆是
我想不一定每個人都要上擂台,但每個人都需要學會保護自己
這點是我現在教傳武中很重要的一個要素
我不想教學生打架,但我必須教他們防身
在香港反送中中,看見了我建議的方法在真實事件中出現,當然我不知道是有人引薦或是英雄所見略同,是其他有經驗人的指導

至於這樣的傳武,如何做出成績,讓多數人可以看見,這是另一個課題了

延伸閱讀:
合意武術公益防身講座 歡迎邀約

開課資訊:

Line連結:https://lin.ee/OFqVPSr 
LineID: @038nbkps




註釋:
1.傳武對於頭部的保護是有的
2.傳武套路中對軀幹身體的攻擊及防禦招式出現次數遠多於頭部,明顯相當重視軀幹防禦
3.戰爭留在傳武中的DNA:
  3.1由於要擊入敵人盔甲,所以攻擊以貫入深砍、一擊必殺為主,不走輕點即回及削弱戰法
  3.2或透過推打使對方倒地再加以刺殺,因此套路中多有摔跤推撞招式
  3.3身體頭部正直,以負擔盔甲及重兵器重量,這對端正脊椎身體健康很有幫助
  3.4動作以穩定為主,較少不斷跳動及頭部晃動的動作,
       別說披甲持大槍,即使拿著小刀,都會讓這些動作變得不可行
  3.5攻擊防禦以中線為主,這在列陣持槍時非常有效,也利於面對兵器防禦
  3.6徒手招式很類似兵器的動作,明顯是為了持兵作戰作準備, 或是由兵器招式演變而來
  3.7越以重兵為攻擊手段的武術,動作和架式會越大
  3.8還有一點....忘了,想到再補充
ps:越晚期出現的民間武術上述特點越少,因為離戰場越遠,重兵需求降低,手搏需求提升之故

ps:
講到刀械,傳武刀法中的第一式往往是藏刀式,
側身將刀貼在後大腿側,從正面看是看不到刀的
這姿勢在比賽場合是非常可笑的做法:把兵器放在身後,是要讓身體保護兵器嗎?
但放在防身中卻是傳達了非常重要觀念
如果狀況危急,你非得用刀傷害對方才能保護自己時,
最好的方法,不是七早八早把刀拿出來指著對方,
而是不要讓對方知道你有刀具,讓對方門戶大開,毫無防備的接近你才是上策
這是傳武的真實面目,不是比賽致勝,而是防身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