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從長拳談放鬆-神經篇

學生狐疑:放鬆打拳阿不就軟綿綿,這樣打拳有用嗎?
想起以前,也有學生問:放鬆過生活,這樣有鬥志嗎?

一般我們的動作是透過兩種神經系統
一是有意識的,由前腦皮質送出指令,走皮質脊髓路徑,決定我們的動作
二是無意識的,由同哺乳或爬蟲的皮質或小腦送出,走椎體外路徑,管理動作協調肌肉的部分

所謂有無意識差別最明顯的就是"腦中的聲音"
從出拳到拿筆寫字,腦中都會有個聲音下達命令,也就是這些動作都經過語言區的運作
而呼吸心跳,動作協調,腦中並無聲音指揮,直接由小腦...處理,也就是無意識的動作

而語言區的運作速度慢,遠比不上小腦的反射速度
所以當練拳時,我們告訴自己或暗示自己要"用力打...."時,
就介入了原本小腦管控的部分,
肩膀,手臂...肌肉開始緊繃
打起拳來僵硬,身體不協調,效果出不來事小
因僵硬造成的肌肉互相牽扯,容易受傷事大

所以該做的事是讓大腦各司其職,
顯意識就負責下指令(用意),
其他就交給潛意識處理(不用力),
這才是最完美的搭配

因此出拳出劍軌跡不對,便放鬆,按照要領慢慢做,將軌跡養熟,
軌跡養熟後,便專注於打擊或防守目標,讓身體自然運作
這就是前人說的,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決不是傻練

ps:所謂拳打三不知(挨打的,打人的,旁觀的都不知怎打得)
也和這有關,跳過語言區,所以顯意識無法了解發生什麼事
通常要事後慢慢回想才知


2016/10/20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他先出手的

聽小孩說兩個人課前打架了,我端詳了一下,泡菜背頸紅紅的,鹹菜手紅紅的,
不過看樣子沒有傷筋動骨,應該還好,下課再處理好了。
學生看我不急著處理很奇怪,直說「他們打架耶,打架耶」
沒有關係的,打架也是一種經驗,不必抹煞,重要的是從這裡面學到什麼。

下課時間,我約兩個人過來,問問狀況,
兩人氣憤填膺,各說各話的一陣,總算弄清楚狀況:
泡菜在玩球,球滾到一邊去,被鹹菜撿到,
鹹菜跟朋友傳來傳去,不還給泡菜
泡菜一生氣,一腳踢了過去,
兩人就扭打起來了。


問清楚,我要鹹菜泡菜道歉,
鹹菜和他同學大為不服「為什麼?是泡菜先打的」
我說:「這事的起因是什麼?是否是你先搶他的球?」
鹹菜朋友說:「球又不是他的」
怎麼讓孩子知道,人和人能和睦相處不是因為法,而是因為情理?
「沒錯,如果今天你在打球,球滾走了,被別人撿去玩,你會不會生氣?」
鹹菜默默不語,我等著他的回應,
然後點點頭。

「這就是了,我們在做事時,如果可以想想別人會有何感覺,是不是可以避免很多衝突?」

對於衝突,我看得從來不是誰打誰,
而是誰引發。

武以止戈,習武之人容易嗅到戰爭的開始,因此更有能力去遏止爭端的蔓延,
這責任習武者不承擔,那要由誰承擔呢?


2017/03/06

從長拳談初步放鬆-肌肉篇



望遠鏡皺眉吁口氣,把靶還給我,
我笑著說:很痛喔,力量灌進去了喔?
望遠鏡點點頭。
彆扭羊高興地說:真的耶,放鬆威力真的比較大耶。
彆扭羊是國中女生,剛練十路潭腿,
望遠鏡剛上大一,打拳很認真就是太用力,讓他們拿靶互擊看看。

練習長拳需講放鬆,自古行拳,便有用骨不用肉之說。
很多人會質疑放鬆軟趴趴的怎麼攻防?
其實放鬆最主要的目的是在解除僵硬,
不論練任何武術,即使是拳擊,都會同意:
僵硬是最糟糕的身體狀態,出拳無力,防守停滯,氣喘吁吁,多數的力量會卡在僵硬之處。
放鬆的目的是要讓身體返回自然狀態,

例如:現在可能坐著的讀者,可以觀察一下身體,有沒有哪邊肌肉緊張僵硬?
我相信或多或少都有,
當你感覺到時,試圖將他放鬆(相信不少人在觀察到時就直接放鬆了)
這時你身體所呈現的姿勢,和長拳要求的姿勢是相當接近的,
頸部舒服,背部順暢,胸腹舒坦,
這樣的姿勢在傳達力量時最為暢達,
可以讓身體長期運作而不覺得疲倦。

以身體結構來說,深層肌肉是用來支撐身體,比較難以意識控制。
淺層肌肉是用來運動肢體,容易以意識控制。
當姿勢不正確,深層肌肉的支撐不足,便會用到淺層肌肉來支撐,
這就會導致深層肌肉因為失去作用而萎縮,
淺層肌肉僵硬而使動作不順。

而放鬆初步的目的便是:
解除掉淺層肌肉的僵硬,讓他回到原有的運動功能,

讓深層肌肉恢復原有的支撐作用。
這些說來容易,但要做到卻大不易,
因為必須面對積習已久,自以為這就是自然的肌肉狀態,
更進一步還須面對心理因素的調整,這會更加困難。
王建民傷後一直未能恢復原有水準,心理因素占了大部分。

雖然困難,但卻十分值得,隨著一層一層的放鬆,
脊椎骨盤逐漸的歸位,身體越來越健康。
舉手投足,出拳踢腿,沒有了僵硬結抗的束縛,更輕鬆而更具效果,
這都會讓你感到身心進入一種更新的狀態,充滿愉悅與滿足。

長拳源於戰爭,從殺伐進,而終於和諧,
有什麼比這更有趣的呢?

ps:運用深層肌肉動作, 這是下一階段的樂趣了。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看過醫生後又痠痛...

上次看到電視上一位物理治療師所提,解決身體疼酸痛的三個步驟(隨意轉的,忘了哪台以及是誰,真是抱歉),覺得很有道理,跟各位分享:
1預防:平日姿勢要正確,施力方式要正確,身體才不會出問題
2治療:身體痛了,找醫生看看是哪裡出問題,處理一下
3訓練:把正確的姿勢和施力方式養成習慣,免的一直找醫生

我記得節目中,醫生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
預防跟訓練做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把訓練做好了,其實也做好預防了

人體主要骨架關節:脊椎(頸,胸,腰椎),骨盤,膝關節,踝關節,肩膀,肘腕關節
一般人腰酸背痛,髖關節痛,膝蓋痛,脖子僵硬,走路痛,起立坐下痛,呼吸不順.....
幾乎都和這些關節不對位有關
而所有的不對勁最後都會扯上脊椎

找醫生(推拿師,接骨師...)是需要的,他能迅速幫你舒筋正骨,鬆口氣
但是,很多人的經驗是,
剛出醫生門口,卡的一聲,阿!剛剛矯正好的又回去了....
回去沒兩天又開始痠痛了...
有可能是這醫生不投緣(看病也要有醫生緣),
但最可能的狀態是長期習慣的錯誤姿勢把剛矯正的關節又拉回去了

這會讓人很沮喪,花了錢,花了時間,卻一直無法改善

其實真正要做的,除了就醫外,更重要的是醫療後的訓練
透過訓練,讓肌膜該強化的強化,舒張的舒張,讓慣於失衡的骨架重新找回平衡
這需要的不只是一點時間,畢竟是要改變壞習慣,但絕對值得

把姿勢做正確骨架拉好,體態也會年輕
(想想一個人彎腰駝背,脂肪累積在肚子上,跟抬頭挺胸肩寬臀窄的差距吧)
讓施力方式正確肌肉恢復彈性,就會充滿活力
(想想一個人爬樓梯就唉聲嘆氣,走路就膝蓋痛,跟昂首闊步輕鬆提物的差距吧)
整個人每天精神奕奕,生活基本上就愉快,信心十足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嗎?

我們針對想要讓自己更年輕健康的成年人,設計了一系列重建身體的運動
採用少林長拳自我調整筋骨的功法,和太極養氣的呼吸法
從黑髮到銀髮,只要你想,你就能幫你自己活得更年輕健康
點進去能量伸展運動內容說明,目前上課時間在此點入,也能安排老師過去教學喔



ps:這些武術經過古戰場的洗禮,
對於如何讓一個人,不論是老是少,都要能熬過長時征戰有獨到之處,詳見:傳武:防身與養身的合一
(你能想像一個人腰酸背痛的要戴著厚重盔甲揹著長槍上戰場奔馳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長拳中很多動作就是在矯正骨架鍛鍊筋膜)
而這些功法與近代的筋膜醫學,古老的瑜珈...有許多吻合之處,比起筋膜醫學更加完整,比起瑜珈更加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