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頂天立地

先頂天而後立地。
不頂天,想著立地,就是一天到晚爭地盤。
煩煩碌碌,汲汲營營,每天心機勾當,擔心害怕。
頂天需順理,不順理則僵則耗則不穩。
順理頂了天,自然就會有立足之地。

以下都是平常講的東西,透過別人的話,學生可以參考看看:

1.「抽領勁意在於一個'起'字訣,折身抽領身起法,頭顱起枕骨,起如擔擔,束身而起。」皆講一個起字。頭領起全身之勁,如牛臥地時突然而起時的疾速之猛;又如猛虎撲羊時一縱而起之勢。皆用的是以頭領身的虎抱頭之勁意。

2.《神拳拳譜》曰:「心意動,即下腰開胯,滾肩束肋,鑽腦勁(註:一頭衝破天,蓋言身欲起伏,如鳥將飛,虎將撲)自呼穴至足心,心一時皆動,無不動也,頭為元帥,手為先行,頭到腰亦到,落胯人自吊,手到頭不到,中營必失了。頭往前領,頭到槍到,槍到頭到一齊並到。」

3.李仲軒先生說:「頭與腳是槓桿的兩頭,頭一前傾,腳上大拇指就吃力,腳上大拇指一蹬,頭就頂上了勁。所以雞形既是頭打,必然連帶出腳打。雞翹腳是雞啄米的必然變化。而雞形的練法是成就功夫的關鍵。雞形頭就要練頭,頭為一身之樞紐,頭部僵硬,腳下再能變步數,轉換身形時也仍然快不了。雞總是一探頭一探頭地走,以頭領身,雞形就是用這個方法練身子。

4.《納卦經》曰:「頭項效法乎乾,取其剛健純粹,頭統乾之體,乃全身之總領,有元之義,提一身氣血,有享之義。兩耳後各有一卜骨高起,是提氣穴。提氣時,務向上直提起,庶免反側之患,然其左右一齊用氣,不然不失之於側,必失之於反也。學者不知其竅,縱總有莫大之功夫,而丹田之真氣不能上貫於頭頂,何由得剛健純粹之像也。凡一出手,即當視其虎口穴。前額用力正平提起,不揚不卑,後夾脊穴用內力塌下。丹田真氣來時,直達提氣穴,著力提住,由百會穴轉過崑崙穴,下明堂,貫兩目,其氣欲往鼻孔空洩時,即便吸入丹田。兩耳下,各三寸六分謂之項眼,用力向下栽住,用之久而自得其妙也。」

延伸閱讀: